學會活動 Events

  • TSNPR春季學術演講「營養精神醫學新時代,吃出好腦力」精彩落幕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本年度開春活動於3月18日假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營養精神醫學為主題舉行專題演講,吸引了九十餘位與會者出席。本會理事長精神醫學蘇冠賓教授及營養師楊惠婷副教授進行了一場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講演,除了以實證研究來強調營養醫學在大腦保健與精神醫療所能扮演的角色外,也期盼有更多醫療健康產業專業人士的投入。面對如精神疾病這類致病機轉複雜的疾病時,營養療法能成為治療的選項之一,提供具有療效且安全性高的。

     

     

     

    蘇教授開場時以營養精神醫學研究的快速發展使得這個新興領域儼然成為精神醫學的新主流。演講中也特別強調「不實促銷與過度的宣傳是營養醫學最大的阻礙」。好的科學證據需要來自於有信效度的臨床實驗,必需具備「雙盲、隨機分配、安慰劑對照組」的研究設計,而營養醫學的研究較少以此方式進行,這也是為何藥物仍為目前主流醫療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觀察性研究或是流行病學研究則不能代表其在疾病療效上的因果關係,而僅以動物實驗或單一個案報告的研究方式也都欠缺實證醫學所需的批判性驗證。蘇醫師提供一個選擇保健食品的判斷方式,即利用PubMad,搜尋特定成分(或產品)是否有”隨機分派臨床試驗”(RC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若有相關的報告則已有醫學上的科學驗證。

     

     

    最後,蘇教授也以一位精神科醫師臨床行醫的經驗呼籲目前病情穩定的病人,千萬不要看到研究結果就停止原本的治療,改試新的療法。精神疾病的複雜度高,能穩定控制病情、預防復發是精神疾病治療的最大目標,而營養醫學的目標是成為治療選項之一,與協同主流醫學齊力為病人找尋最安全且合適的治療策略。

     

     

    演講的下半場由楊副教授接棒,在營養界有著傑出表現的楊老師,熱切的期待營養醫學可以站在一個預防性醫學的角度成為醫療的一環。演講中對各國的飲食指南進行比較與建議,並以研究團隊的成果跟大家分享以「拍照」來記錄飲食,提高對於飲食印象及記錄率,喚起腦部對於飲食的意識。楊老師也呼籲大家不要偏廢某一種食物,飲食攝取首重均衡多元,還幽默的說:「談感情要專一,但吃東西要劈腿」。此外,也說明飲食選擇首重營養素來源,勝過熱量的控制,例如學習如何挑選優質蛋白質及好油等等。最後楊老師也介紹由她所成立的新營養食代營養師團隊,此團隊積極將營養師的專業知識主動傳播給一般大眾,更發展出實用的APP幫助大眾將營養的知識與習慣真正融合到日常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

    更多精彩照片請點選連結

     

    活動當天介紹的APP:

    「新食圖」

    「新食記運動」

    「保健Q」

     

    Posted on 2017-04-07Share this:

loading calendar ...

聯絡我們 Contact Us